中专教学部
转发:2024年学生暑期安全提示
发布人:毛冬东  发布时间:2024-07-03   浏览次数:10

各部门、二级学院(教学部):

 为提高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,切实保护好人身和财产安全,度过一个安全、愉快、健康的寒假假期,现将安全注意事项提示如下:

    一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,践行健康生活习惯

    1.离校前,确保宿舍安全,关闭所有电源开关,拔下电源线,注意防火;收起阳台上的小盆栽等易掉落的物品,关好门窗。最后走的同学要对宿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,整理好室内卫生,彻底清理室内垃圾。离校后,同学们到家第一时间应主动向辅导员老师及时报平安,如发生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告知辅导员,并保持假期手机畅通。

    2.合理安排学习、实习和生活,适度进行体育锻炼,劳逸结合。远离烟 酒,拒绝毒品,杜绝网络成瘾,养成作息规律的健康生活习惯。

 二、谨防电信网络诈骗,不忘做到“三不一多”

 1.牢记“所有网上刷单都是诈骗”。

 2.牢记“不透露个人信息、不轻信花言巧语、不转账给陌生人”。

 3.牢记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“拒绝诱惑心不贪”。

 4.牢记“在QQ、微信上找你转账借钱的,不论是至亲还是挚友,务必通过电话、视频的方式先核实对方身份”。

    5.牢记“自称电商、快递客服以退款、退包裹、理赔等名义要验证码、发链接或要打保证金的,一律都是诈骗”。

 6.牢记“凡是扫码返利都是诈骗”。

    7.牢记“买卖游戏账号不要私下交易”。

 8.牢记“文明上网不裸聊、不赌博”。

 9.牢记“保护好个人信息(身份证、银行卡),不泄露、不外借”。

 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千变万化,但万变不离其宗。同学们要始终做到“未知链接不点击,陌生来电不轻信,个人信息不透露,转账汇款多核实”

    三、遵守法律法规,勿陷“帮信”泥潭

 1.远离涉“两卡”(手机卡、银行卡)犯罪。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活动是当前国家打击治理的重点领域,不要因利益诱惑而成为电信网络犯罪的“工具人”,导致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(帮信罪),被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
 2.个人信息拒绝借给他人使用。不得将身份证、银行卡、手机卡等个人实名物品出售、出租、出借,不得用自己身份信息给他人实名注册微信、支付宝等网络支付工具,不得在网络上推广非官方性质的手机APP,不得参与可能存在非法营销性质的实习与工作

法律条文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,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

 四、坚持文明上网,抵制不良信息
    1.不在网发表有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序良俗的不当言论。
    2.不观看不传播封建迷信、邪教、淫秽、色情、赌博、暴力、凶杀、恐怖、教唆犯罪和文化垃圾的信息。
    3.不沉迷网络游戏、直播,不盲目、无节制充值、购买装备、刷礼物;直播营销活动应当全面、真实、准确。
    4.对不熟悉的网络游戏、直播、QQ群、微信群、贴吧、APP等,不接触不参与不传播。
    五、掌握安全知识,保护人身安全
    1.注意消防安全。安全用电、慎用明火。不要在楼道、走廊和无人的室内对电瓶车进行充电。离开房屋时,关闭充电器、充电宝、插线板等电源。不使用“三无”电器,不私拉乱接电线和插座。使用燃气时,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;使用完后要立即关闭燃气具前阀门。文明燃放烟花爆竹,要远离人群和易燃物。及时清理杂物,保持消防通道畅通。
    2.牢记防溺水“六不”。不准私自下水游泳;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;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不准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;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。
    3.注意交通出行安全。出行要乘坐合法正规营运车辆,拒绝黑车。自行驾车前,确保驾驶环境、车辆安全,严禁无证驾驶、酒驾醉驾、毒驾。严格遵守交通法规,做到“一盔一带”。切勿乘坐超员超载、客货混装的车辆。
    4.注意旅行安全。要选择有一定社会知名度、美誉度的旅行社或旅游平台;要保持电话畅通,每天和亲朋好友保持联络;不去未经开发的山区、河流、荒漠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游玩;在外住宿要锁好房门,保存好贵重物品,观察好紧急疏散通道。警惕过分热情的陌生人,不随便接受陌生人提包、买票、照看东西等帮助。
    5.注意实习就业安全。实习或兼职期间一定要核实公司合法性以及从事工作的合法性。涉及交纳各种名义押金、费用的,一律谨慎对待。认真评估工作、生活环境是否安全,避免独自与异性或陌生人合租住所,每天要与家人或老师联系报平安。
    6.女生特别要注意保护自己不去存在安全隐患、人员复杂的场所;不要饮用陌生人传递过的酒杯及杯中的酒水;不要食用来路不明的零食、饮料;不要吸食陌生人传递的香烟网恋需谨慎,不要去到陌生环境见陌生网友。不要向他人透露独居信息,更勿单独把男性朋友留在家中做客,平时注意检查住处门窗安全。在交友时须谨慎,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不向任何聊天对象发送自己的隐私图片或视频,不轻易透露身份证号、家庭住址、电话号码和银行卡号码等个人信息。
    六、遇到各类危险,沉着冷静应对
    1.遇到闹事找茬、坏人胁迫的应对办法
    保持头脑冷静,沉着应对,量力而为,以暴制暴可能会让自己承担相应责任;提醒对方,他的所作所为是违法犯罪行为,让坏人不敢贸然攻击;记住对方体貌语言等特征,寻找报警救助机会;遇到坏人以电话、短信、网络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威胁、胁迫时,应选择报警,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。
    2.遇到交通事故的应对办法
    若是驾车发生交通事故,要及时拨打122报警电话,等待交警到现场判责,随后拨打保险公司电话等待定损员定损,自己可以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拍照取证。如有伤者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。
    3.遇到火灾的应对办法
    早逃生。一般情况下火势由初起到狂烧只需十来分钟,逃生时间非常短暂,发生火灾时不要埋头抢救财物而导致悲剧发生,要快速逃离。
要保护呼吸系统。在逃生时用水蘸湿毛巾、布质物品等遮住口鼻,以防烟雾呛鼻导致昏迷或中毒,如烟雾较浓应匍匐前行。
要从通道疏散,切勿从电梯逃生。低楼层如二层可选择跳窗逃生,跳前向地面扔一些棉被、枕头之类的软物品以让自己软着落,双手抓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,以缩短下滑高度。切记莫跳高楼,应用床单、棉被蘸湿堵住门缝以免烟雾渗透进来,同时呼救等待救援。
    4.遇到暴雨的应对办法

 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,超强洪水有可能冲垮堤防或者漫过堤防;避免进入建筑物的地下部分,以免水漫入地下;避免进入地铁、地下人防工程、地下商街等设施;不要进入地下涵洞、过街隧道等;避免靠近老旧建筑物;远离山坡,雨太大可能会造成次生灾害,如泥石流等;不要站在树下和树旁,不要靠近广告牌;不要站在下坡道上,以及汽车后面;不要穿拖鞋凉鞋,更不要光脚,涉水很容易受伤滑倒。

 在暴雨下,积极寻找安全位置的时候,不要急着去打电话、发朋友圈、自拍、玩手机等,雨水可能会损坏手机、太早消耗掉存电,后果可能很严重。找到高地,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,再去使用电话和外界联系。

 请广大同学要认真学习安全知识,提高安全防范技能;要作息规律、健康饮食、合理运动;要及时把个人去向告知辅导员、家长、同学等,并保持通讯畅通;要学会用法治理念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纠纷。

 

 

保卫处  学生处

2024年7月2日